董仲舒墓(下马陵)在西安南城墙东段内侧,有一条小街道,叫“下马陵街”。它东至和平门,西通柏树林街南口的碑林博物馆。在这条街偏东北侧就是董仲舒墓所在。董仲舒墓也叫下马陵,这条街因此而得名。 董仲舒墓位于西安市和平门里西侧“下马陵”(准确地址应在今沙坡一带。何时、是否迁此地,无史料依据)。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汉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汉武帝时,举为贤良,对以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创了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家为正统的时代。拜江都相,中废为中大夫。以言灾异下狱,寻赦出。后为胶西王相,以病免,家居茂陵(今陕西兴平西北)。其学把儒家的基本理论同战国以来风行不衰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相配置,建构起一种朴素的系统论神秘图式,从而使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新的儒学体系,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汉王朝的需要。著有《春秋繁露》(可能经后人附益修改)及《董子文集》。汉武帝每幸芙蓉苑,至董仲舒墓下马,故人称之谓“下马陵”。明正德时,陕西巡抚王珝修建陵园,称“董子祠”。清康熙六年(1667),咸宁知县黄家鼎重修祠堂三间,于大门外立石,上刻“下马陵”三字。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对陵园重加修缮。现存封土高约2.5米,直径约6米。195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照例这样做。从此后也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骑马者,乘轿者,凡经过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来步行。下马陵的名称便由此产生。
编辑:秦人
|